濤聲里,孤島邊,燈塔伴夜眠。堅守紅海灣畔40個春秋的蘇貴聰,從一名高中畢業(yè)生成長為一名知識型航標工。看!那是輪船在安全前行;聽!那是汽笛在聲聲致敬 。嘟……夜幕中又一艘遠洋輪船從遮浪島旁駛過。那歡快的汽笛聲,是在向這“紅海灣不落的北斗”――遮浪島燈塔致敬,向燈塔守護者蘇貴聰致敬!
1.守護燈塔40載,那盞燈從未熄滅
遮浪燈塔位于廣東省汕尾市遮浪半島,是粵東沿海干線的重要助航標志,附近海域暗礁眾多,海況惡劣,條件艱苦。蘇貴聰自1976年駐守遮浪燈塔以來,堅守崗位,精心養(yǎng)護,為這條重要航線上40年無船舶航行事故作出了貢獻。 1976年,18歲的蘇貴聰被海軍燈塔站招為臨時燈守員。1981年,燈塔轉交地方管理后,蘇貴聰就成為了遮浪島上的永久居民,與大他8歲的退伍兵謝聲松一起走進了這個荒山僻嶺,過起了寂寞的守燈生活。
6年的臨時工生涯,蘇貴聰學會了忍耐,學會了吃苦耐勞,學會了堅守寂寞……40年來,蘇貴聰和高高聳立的燈塔一樣,日夜守望著天空和大海,守望著過往的船只,也在寂寞中守住了人生的航向。
遮浪島位于海防前線,地勢險要,這里怪石嶙峋,茅草叢生,四面被大海包圍,人跡罕至。在不足10平方米的燈守房里,蘇貴聰與謝聲松每天都要經受蚊叮蟲咬,要命的是被毒性很大的蚊子咬后,如果不及時擠出毒液,立即就會腫起一個大皰,十分癢,搞不好還會化膿。
灌木、樹林、沙土,是燈守房外的一切。蘇貴聰與謝聲松兩人聽得最多的是鳥鳴聲和風吹樹林的“沙沙”聲,而外來的人聲,往往是幾個月也聽不到。每天維護完設備后,閑來無事,只能你看我,我看你,用當兵的話說就是“白天兵看兵,晚上數星星”。
在工作中,蘇貴聰和老謝之間的交流,不需要說話,只需要一個動作,一個眼神,就知道彼此在想什么,做什么,要什么,工作配合得非常默契。
2.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,護塔情懷永不變
1979年秋天的一個夜晚,臺風即將來臨。風越刮越狂,浪越來越大,這時,蘇貴聰看見小島唯一的交通工具——那艘小木船還停泊在岸邊,蘇貴聰擔心臺風會卷走小木船,便想搶在臺風登陸前把它拖上岸。就在蘇貴聰拼命地拉著小木船往岸上走的時候,一個巨浪把他打倒,摔向岸邊的礁石,頭破血流地暈了過去。不知過了多久,才被同伴發(fā)現送往醫(yī)院搶救,半個多月才從昏迷中醒來。
還有一次,為了確保燈塔萬無一失,蘇貴聰想趕在臺風前對燈塔再作一次檢查。蘇貴聰帶領同伴頂著風浪劃著小木船前往燈塔,結果船劃到半途時木漿被巨浪打斷了,小船失去控制,隨湍急的潮流向遠方漂去,兩人在大海里漂流了30多海里才被漁船救起,僥幸逃過一劫。
40年來,蘇貴聰已記不清多少次遇險。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,但這些都沒有動搖蘇貴聰的信念:守護好燈塔,保障過往船只安全,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!
蘇貴聰知道作為一名燈塔守護人,就是要為海上船只創(chuàng)造一個安全的夜航環(huán)境。航運越繁忙,也就代表著對外貿易越繁榮,也表明他們的工作越重要,蘇貴聰為此感到非常自豪。過往船舶路過燈塔時都會鳴一聲汽笛,代表著路過的船員看到了燈塔,對守燈人表示感謝,蘇貴聰每次聽到汽笛聲都會感到無比的溫暖。“燈塔有事,船就可能失事!碧K貴聰說,“每次聽見輪船朝我按3下喇叭,那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,什么辛苦都沒了。”
3.人生能有幾個40年,對家人的虧欠太多
蘇貴聰的妻子是遮浪鎮(zhèn)的一名教師,結婚30多年來,妻子付出了很多很多。在蘇貴聰女兒兩歲那年,一天晚上,女兒突然發(fā)起高燒,直到深夜也不見好轉。此時,屋外風雨交加,當時沒有電話,也沒有手機,蘇貴聰在島上對家里發(fā)生的事一點都不知道。那時的遮浪鎮(zhèn)很荒涼,從家里到村衛(wèi)生所有八里路,妻子在無助的情況下,顧不得害怕,背起孩子撐著雨傘就向衛(wèi)生所跑去……到了衛(wèi)生所,妻子已經渾身濕透,分不清哪是雨水,哪是汗水,哪是淚水。第二天,當蘇貴聰下島聽說后趕到了衛(wèi)生所時,妻子一見他,就撲到他懷里放聲大哭。事后,妻子雖然感到委屈,但還是一如既往地對蘇貴聰的工作給予最大支持。
在值守燈塔的這些年里,蘇貴聰有20多個春節(jié)沒在家度過,但妻子沒有一句怨言。從2004年起,由蘇貴聰一人看守燈塔,有時他出差開會在外趕不回來,妻子還主動頂替他的工作,半夜起床到陽臺觀察燈塔的燈亮不亮;清早還要跑到海邊去看燈亮不亮。蘇貴聰說,正是妻子的理解與支持,才使他能夠毫不動搖地扎根孤島守燈塔、愛燈塔。親戚朋友常勸蘇貴聰辭了工作出來做生意,但他每次聽了總是一聲不吭,仍然每天默默地圍著燈塔轉。
對于朝夕相伴的燈塔,蘇貴聰幾乎傾注了全部的感情。蘇貴聰知道燈塔設備最怕的就是海水,再堅硬的鋼材,在高溫高濕的海風侵蝕下,用不了多久就會生銹,更別提受雨水沖刷了。為此,蘇貴聰制訂了一套嚴格的清洗辦法,清洗每一件設備都要經過5道程序:清水洗、用布抹干、噴清潔劑、用布抹干、最后再用干凈的布擦拭。為了不讓海水腐蝕塔上的設備,蘇貴聰制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(guī)定:無論是上級領導,還是遠道而來的客人,進入燈塔前,都要先洗手、換拖鞋。蘇貴聰最怕的是人們手上、鞋上沾著的海水鹽分腐蝕了塔上的設備。這些洗手的淡水,還是蘇貴聰每天從鎮(zhèn)上提過去的。工作中,正因為有了這股一絲不茍的認真勁兒,蘇貴聰才能做到在40年里保持了塔燈長明,保障了來往船只的安全。如今,蘇貴聰的航標燈器養(yǎng)護方法和程序,在同行中得到廣泛推廣和運用。
40年來,蘇貴聰堅持天天寫工作日記。他記下的120多本工作日記,記錄了一名燈守員的忠誠與執(zhí)著,也為科學養(yǎng)護航標提供了有益經驗和寶貴資料。
|